反诈民警吴杰和同事,正在联络电话接听人,对接听人进行预警。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让红谷滩公安反诈民警的工作变得异常繁忙。他们只有抓住诈骗分子与市民通话的“间隙”,发送短信或打电话,对接听人警醒,不要上当受骗。
吴杰介绍反诈预警系统。吴杰告诉记者,诈骗分子在拨通接听人电话后,有着成熟的套路:第一步,以公检法、银行保险等身份设套,让对方信以为真;第二步,要求对方挂断电话后,切断任何通信及外界联系,转由QQ、微信点对点,以达到“保密”作用;第三步,忽悠对方提供账号、密码甚至要求直接打款,以解除所谓“警方通缉”“冻结账户”。在南昌市公安局的反诈平台上,每天都会出现成千上万条预警信息。对于通话时间短等危险等级不高的人,通过短信提醒、“96110”电话预警的形式,就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预警。而对于通话时长较长、预警电话无法接通、对电诈信息深信不疑的人来说,“96110”只是预警劝阻的第一步。
红谷滩反诈中心的黑板上,标记着辖区内各个派出所高位预警劝阻见面率的排名。“为防止群众事后被骗,或是该名潜在受害人无法联系上、不相信‘96110’的提醒,我们会展开三级预警劝阻工作,落地见面、讲解劝阻。”吴杰告诉记者,作为区级的反诈中心, 他们会将信息传送到辖区内各个派出所,由社区民警联系潜在受害人的亲友等熟悉的人,及时上门进行劝阻。如果是下载了手机App、加了群聊的,民警会帮助删除,防止其再次受骗。
南昌市红角洲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张绪光成功劝阻了一名安装了贷款诈骗软件的市民。张绪光告诉记者,该市民安装了一款冒充某银行官方APP的诈骗软件,在软件上进行了贷款操作,没有一分钱到账却有还款信息。在帮助该市民删除软件后,张绪光要求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2021年6月1日起,南昌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推动“市局-分县局-派出所”三级预警劝阻工作机制,截止去年底共成功劝阻1219起案件发生,为群众避免损失1323.9余万元。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