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结束晨练的熊光晨来到书桌前,戴上老花镜,取出毛边纸,翻开书,看一句,默记下来,再开始一笔一划认真誊写。在手抄完四大名著后,又开始了长卷抄写。
拿起其中一册打开后,漂亮的小楷字跃然纸上。谈到初衷,熊光晨解释到:“当时为了更好的照顾孙子便搬去南昌与儿子住在一起,人生地不熟,在家坐着也没什么意思。后来在看书的时候萌生了一个抄书的想法,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抄写《三国演义》。”
虽然抄书不是难事,但对于一位老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熊光晨说,《三国演义》是他在76岁的时候开始抄,抄的时候本没当回事,后来抄出了“手劲儿”,同时,自己的老伴儿也支持,孙子孩子都支持,就更有心劲儿抄下去了。
经过粗略的统计,这8年间抄写300万余字的背后,熊光晨用掉了1000余支签字笔。
他希望通过手抄来发扬传统文化,同时陶冶身心,让老年生活更加丰富。
手抄300万余字无一涂改,其难度系数可想而知。熊光晨坦言,自己有三个特点,分别是专心、耐心和细心。
熊光晨年轻时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有绘图基础,在自己抄写并装订成册的这套四大名著里还配有不少插图。
2018年做了一次白内障手术,加上长时间抄书,眼药水成了熊光晨书桌前的必备品。
“抄书可以静心,静脑,不仅让我彻底放松下来,还锻炼了身体。”熊光晨说,抄书让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也让他体会到了快乐。
“年轻的时候一天至少要做80个俯卧撑,现在年纪大了,老伴每次会在一旁监督,只允许做30个。”熊光晨说,抄书也是一门体力活,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
“我休息了1年,出去旅游,停下来后,发觉自己还是想念抄写的日子,就又开始了。”熊光晨说,他重新抄写了《红楼梦》并装裱成了长卷,现在正在抄写《水浒传》,他仍想把手抄继续下去。
熊光晨每天还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看书,他说抄书前也要做好计划,首先是要挑选一本好书。
“现在抄书这项‘工程’在我的生活里已经常态化了,要是不抄,还真觉得这一天少了点儿什么。”熊光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去发掘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