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罗亭镇上坂村卫生室里,49岁的曹和槐和52岁的柯冬凤正忙碌着给前来就诊的村民听诊、开药、打点滴……他俩既是同事,也是夫妻,相互扶持27年,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健康。图文: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邱业成 记者 王祺
4月21日上午,南昌市湾里罗亭镇上坂村卫生室里,来了不少带孩子看病的家长。“最近天气变化大,小孩子生病的不少。”柯冬凤告诉记者。
村医曹和槐正在问诊。曹和槐和柯冬凤是同校同学。1994年曹和槐卫校毕业后,回到了梅岭山脚下的家乡上坂村,开始村医生涯。老家在上饶柯冬凤通过老师的介绍,两人相恋后嫁了过来。
柯冬凤正在配药。她告诉记者,村医主要是治疗一些老百姓的常见病,他们所在的上坂村有7个自然村,常驻人口有2000多人,都是他们卫生室的覆盖范围。
村里的卫生室一年365天都是正常开门,村民们也有曹和槐的手机号码,碰上急诊,村民们只要打个电话,哪怕是深更半夜,曹和槐都会赶到村民家中看病。
上板村地处南昌九江交接之地,两人医术和人品在当地有口皆碑,除了上板村的村民,周边安义县甚至九江永修县的村民也会来到这里看病。
曹和槐告诉记者,卫校毕业回到家乡行医之日起,看到家乡村民生活困难,他就坚持免收村民们就诊费,药品的费用也是按照进价零利润出售。“这能减轻一些老百姓看病的负担。”
27年来,曹和槐和柯冬凤也见证了农村基层医疗的巨大的变化。卫生室过去是自家破房子,现在当地政府盖起了功能齐全的小楼房,农村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健全。
因为免除了诊疗费和药品不加成出售,夫妻俩的收入主要是村医补贴。曹和槐告诉记者,他们每人每月的补贴有3000元左右,虽然赚的不如外出打工的人多,但两个人的收入已经能满足在农村的生活。
乡村医生,外出就诊是日常工作。曹和槐告诉记者,行医多年,村里家家户户各自的身体情况他们夫妻都十分熟悉。
除了村医的身份,曹和槐三年前还干起了村里的“扶贫专干”,对接了3户贫困户,如今,这些贫困户都已经脱贫,曹和槐仍时常到他们家中询问近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确保脱贫不返贫。
中午时间,夫妻两回到家中做饭。如今,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外读大学。曹和槐告诉记者,他们生活简单,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我爱人已经52岁了,我也将近50岁了,在这干了快30年,对家乡和这里的村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还将继续坚守下去,只为守护村民们的健康。”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