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南昌市国体中心的一间训练场内,教练付桂莲正在对队员胡蓉和周涛的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指导。付桂莲曾是省队专业运动员出身,从2005年开始担任该盲人柔道队的教练。
在这支队伍的6名队员中,有2名队员全盲,4名队员眼睛有光感反应,视力仅有0.02,只能看到一米以内的物体。
胡蓉,这批受训队员中最出色的女队员之一。1995年出生的她,先天性失明,2级盲残。2012年从家乡萍乡上栗县入选江西省残疾人文化体育管理中心,2015年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第二名,2017年荣获全国盲人柔道锦标赛78公斤级冠军,2018年全国盲人柔道锦标赛78公斤级冠军。
柔道队来了一个新的小队员,付桂莲从摔跤翻身开始教起?!罢庑┖⒆樱话愣际鞘嗨耆胙??!币蛭敲と耍诮淌谒嵌魇?,按一个动作的要求,自己摆好手和脚,然后让队员用手和脚过来感受,等到他们“摸”清楚之后,再让队员自己照刚才姿势摆好动作,给他们讲解每个部位。
付桂莲告诉记者,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的重复,只有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磨练,队员们才逐渐掌握了那些对健全人来说都很困难的柔道动作和技巧。
虽然都是孩子,但是付桂莲在训练中十分严厉。
柔道队每周练6天,上午专业训练下午力量训练,只有周末一天放假,每天都要摔打几百上千次。
绕场跑步的时候,运动员们手拉手互相帮助。付桂莲告诉记者,队员在一个固定的场地训练时间长了,对环境熟悉了,也就有了安全感。
上午的专业训练结束,队友们互相帮助拉伸。
柔道队每天反复的摔打,队员们身上各种伤痕。
下午的力量训练,则是在训练基地跑楼梯开始。队员们靠着楼梯扶手迅速上下楼梯,通过声音来确认队友的方位。
队员们进行力量训练前的热身。
每天的力量训练,要完成几十组。
几组训练下来,队员周涛大汗淋漓。
为纠正新队员的姿势,教练付桂莲亲自上阵,让队员手摸来感受动作。
受训队员驻训在江西省残疾人文化体育管理中心,虽然眼睛不清楚,但是女队员们把房间整理的整齐干净。
除了在练习时配合对抗之外,生活中的队员们更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他们每天生活在一起,一起上下楼梯,一起外出训练,生活中互相扶持。
“现在的年轻人都沉迷于智能手机,盲人运动员也不例外。”付桂莲对队员们要求十分严格,训练时严禁队员带手机,闲暇时队员拿出手机玩了起来。手机里有辅助盲人使用的APP,周涛用起手机来十分熟练。
盲人柔道队除了驻训的队员,还有不少走训的队员。由于生活的压力,不少队员离开运动队,为生活奔波。冯斌是柔道队的老队员,04年进入柔道队,87年出生的他参加了4届全国残运会,还有世界盲人运动会、亚残运会等。
十多年的运动员生涯,冯斌收获了亚残运会铜牌、全国残运会金牌等等。他告诉记者,13年他离开训练中心,和朋友在南昌合伙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坝斜热毖盗?,没有比赛时工作谋生,但是柔道的梦想一直不会放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