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图片和文字,地图大概是平面时代最能够反映某个时期的城市地理、规划、社会状况的历史物证。为便于读图,辜红兵将一张长方形餐桌改造成阅图平台,台面上是厚厚的几摞老地图。
“一份地图,浓缩了当地历史、农业、生态等变迁?!惫己毂硎?,他也因此对收藏地图着迷,并陆续收藏了南昌地图三百余份,见证着这座城市百年变迁。
辜红兵卧室的显眼处,一个2米多高的铁架上摆满了他这些年从各处淘回的各种大幅地图、地图册。
辜红兵介绍,除南昌城区各个时期的地图,他还收藏有外省、外国地图。
辜红兵向记者展示1931年南昌市街道图。
一幅出版于1976年的南昌地图,被辜红兵视作藏品中的宝贝之一。
据辜红兵介绍,这幅地图是他收藏中最大的一幅南昌地图,每次铺开来要把家里整个客厅占得满满当当,地图的标注也在不断丰富,读图一目了然。
“以前我经常出入旧书店以及各类旧货市场,在旧货堆里寻觅老地图,但近些年收获并不大。现在网络发达,藏友们建立了联系群,有本地的也有全国的,可以在群里各取所需?!惫己毂嫠呒钦摺?p>
辜红兵表示,他最喜欢的是1926年民国15年的一张南昌市全图,这幅地图非常详细,幅面也很大,地图显示的贡院就是现在的八一公园。通过地图可以得知,当时的南昌城是有城墙的,德胜门就在现在胜利路北口的位置。1926 年版的南昌市全图,有对南昌全貌的介绍,这个版本的地图不仅存量稀少,网上也几乎搜罗不到。通过这幅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对后人来说,都是研究对应时期的宝贵资料。
“这幅图是我收藏中最早的一份南昌地图,它是清朝同治十二年的,也就是公元1873年南昌市的三湖九津图,它画出了南昌市的水道,就是湖泊、河流、下水道、明暗沟渠?!惫己毂蚣钦呓樯?。
2010年退休以后,辜红兵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地图的发现、整理、研究中。在研究期间,辜红兵获得了不少启发,通过地图与历史文献对照,撰写了不少关于南昌历史发展的文章。
现如今,辜红兵撰写的《地图上的南昌》《民国城市老地图赏析》初稿已打印成册,这两本书是他半辈子精心研究地成果。尤其是《地图上的南昌》这本书通过20组,每组多张不同年份的南昌地图,全面解析了1873年南昌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发展到2017年300多平方公里的全过程,记录了南昌近现代历史的变迁。
“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承载体,真实有效地记录了社会发展的情况,浓缩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我希望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的反映1873年至2017年南昌城的变迁?!惫己毂嫠呒钦撸赝甲钪惫鄣丶锹甲攀贝浠?,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辜红兵表示,不贪大求全,当下的主要工作是对藏品进行整理和研究,今后会集中精力收藏南昌地图,串连成一套独特的“地图文献”,来展示南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