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凌晨,南昌地铁1号线艾溪湖东站,轨道探伤班的周松微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整理所穿防护着装,并清点各类检测仪器。
“今天晚上的作业是焊缝探伤?!卑凑照馓斓墓ぷ骷苹?,探伤班组将分成两批进行焊缝探伤和轨道探伤。周松微他们从艾西湖东站出发,进行焊缝探伤作业。
每天的工作,他们都会留下详细工作记录。探伤工每周二四六夜班,每个夜晚,留给探伤工上线施工的时间只有3小时,区间在12点半至3点半之间,晚归则会影响供电与首班车的发行,周松微告诉记者。
周松微和工友们,开始进入进隧道。
行走在昏暗幽静的轨道中,南昌地铁一号线行车段28.87公里,还有场段15公里,全线有4700多个焊缝?!拔颐侨晡扌?,也要两到三年时间把所有的焊缝都检测一遍?!?p>
先找到今晚要探测到焊缝,用刷子清除掉将焊缝处的铁锈、尘土,再刷上机油,以便耦合探头。探伤工采取轮换作业,成家归是三人中最年轻的,他今天的的主要工作是清理焊缝和配合老师傅探缝。
吕志成,15年工作经历的老铁路探伤工,南昌地铁成立前,他一直在铁路部门工作。在清理好的焊缝前蹲下,拿出一个适合自己探轨头用的小方块探头,连接上一个超声波探伤仪,只见他的右手来回在轨头上探测,左手里的仪器显示屏上则出现相应的波段,如同给人做B超的医生。
钢轨的不同焊缝处,需要不同的探头。
“因为列车的长时间碾压,焊缝里会出现损伤,再加上轨道本身也有自己的疲劳期和正常磨损,所以必须定时进行探伤。来确保轨道焊缝没有伤损,一旦放任这几毫米的伤损扩张,有一天就可能会造成断轨……”吕志成探伤时沉默不言,手指拿着探头在毫厘之间移动。
长期在潮湿幽静蹲着的工作,吕志成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去医院检查说患有静脉曲张,医生提醒他注意不要长期保持同一姿势。
探完一对焊缝后,立马擦掉机油。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个动作都容不得一点闪失,也不能在轨道里留下任何东西乃至一张纸片。
探伤班组分成两批进行焊缝探伤和轨道探伤。轨道探伤则是推着探伤车在铁轨上行走,检测钢轨母材的损伤情况。(熊青 摄)
整个南昌地铁一号线,共有9名探伤工,负责整个一号线的钢轨安全。这是一份精于毫厘的工作,配枯燥、孤独为酌料。(丁南昌 摄)
接近收工,记者给周松微和工友们拍摄了一张合影。几年来,他们每天夜里行走在地铁隧道之中,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踏踏实实把每一段轨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