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信息茶楼的官方网站_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同城200带吹电话,100元附近约会

<
  • 长征“痕迹”
  • 长征“痕迹”
    1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位于瑞金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因此,这个塔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可以代表全国红军烈士的纪念塔。

  • 长征“痕迹”
    2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瑞金云石山,山体石头上杨尚昆题写的“长征第一山”几个红色遒劲大字。据当地人介绍,毛泽东和张闻天在云山古寺居住期间,经常在寺庙附近的石凳上促膝交谈,显示出深厚的革命情谊。

  • 长征“痕迹”
    3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瑞金云石乡政府西北2公里处的丰垅村,是一片红土圣地。据丰垅村党支部书记梁俊辉介绍,当时,全村共有500余人,目前,有据可查参加革命的就有76人。村民梁久锋从1996年开始搜集‘旧票证’,至今搜集到有红军借谷票、红军米票等近百张。

  • 长征“痕迹”
    4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瑞金市武阳镇地处瑞金西南部,武阳是“长征第一桥”所在地。 1934年9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正在福建闽西战斗的红九军团为首批出发部队。部队于10月4日从长汀出发,8日拂晓到达武阳区武阳村,当时被宽阔的绵江河挡住。为了确保红军顺利渡河,当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纷纷跳到河里,架设起简易木板桥,并用身体支撑桥墩,确保一万多名红九军团战士通过武阳桥,踏上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1988年,武阳桥改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横跨在绵江河上。昔日那座木桥虽已不复存在。

  • 长征“痕迹”
    5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在上世纪30年代初,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莸?3户群众积极响应,将17位青年壮士送入红军队伍。1934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这17位红军战士回乡与亲人道别。大家商量,临行前每人到后山种一棵松树,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他们还作出承诺,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战友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这一年,17位红军战士中,最年长的39岁,年龄最小的华崇宜仅13岁。

  • 长征“痕迹”
    6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近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前来参观的民众络绎不绝。

  • 长征“痕迹”
    7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74岁的村民萧南斗坐在萧玉恭公祠前打草鞋。祠堂所在的寒信村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东北30公里处。1934年10月,红一军团二师长征出发前曾在村里住过。萧南斗家三代以打草鞋为生,他告诉记者,当年他的父亲带着亲朋邻里五六人,几天时间里打了两百双草鞋送给红军。

  • 长征“痕迹”
    8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草鞋墙组成一幅中国国旗。

  • 长征“痕迹”
    9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1934年10月16日,参加战略转移的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集结完毕,17日,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人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靖石的渔翁埠等八大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图为渔翁埠渡口的纪念碑。

  • 长征“痕迹”
    10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于都县铁山垅镇,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国有企业——中华钨矿公司内,工人演示当时的筛洗钨沙流程。作为共和国第一个国有外贸企业和苏维埃政府的唯一重工业,4年内,中华钨矿公司共收入435万块银元,成为红色政权的主要经济支撑。

  • 长征“痕迹”
    11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从1934年10月17日到10月21日,短短的四天多时间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人先后渡过于都河,他们不曾停歇,继续进发。 于都县祁禄山,这里与信丰县交界,这段长征小路,是当年红一军团走过的路线。

  • 长征“痕迹”
    12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于都县禾丰镇麻芫村下芫组的红三军团二师五团团部旧址。团部旧址原为刘氏民居,建于清光绪年间。这里不久前修缮完成,31条红军宣传标语得以保留。

  • 长征“痕迹”
    13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1931年2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在宁都县小布“张氏家廟”成立。小布是宁都县红色旧址保存最多、最好的乡镇。

  • 长征“痕迹”
    14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桃江村的永固楼,射击孔正对着桃江,当年长征红军正是从江对岸强渡而来,攻克碉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红三、八、五军团都途经赣县,在苏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与国民党部队展开激战,胜利突破国民党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为红军主力向赣粤边界推进打开通道?!坝拦搪ァ笔呛炀ふ鞒龇⑼揪跄付苫骼J氐械闹匾匠∫胖罚呛炀ふ魇だ黄乒竦尘谝坏婪馑叩睦芳?。

  • 长征“痕迹”
    15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在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一面长长的黑色大理石烈士英名廊上,镌刻着23179个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都有一段老区军民为革命、为长征英勇牺牲的壮烈故事。

  • 长征“痕迹”
    16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洪超,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个师长,洪超烈士墓纪念碑是长征路上的第一座红军墓碑。江西省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77岁的陈泽明来的村里的洪超烈士墓前拜谒。从父亲亲手埋葬洪超烈士,到接力父亲每年为洪超烈士扫墓,他们一家人和百石村村民一起,守护着这位红军长征中最先陨落的“将星”已经85载。

  • 长征“痕迹”
    17 / 17 作者:王祺 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9-06-20 15:57:55

    红军长征第一仗,在新丰县新田百石村打响。如今还保留着当时国民党军队沿山脊从山脚向山顶开挖的战壕,全长500米,深约1.2米、宽约0.7米,战壕最上端连着一座仅存基座的碉堡,战壕被考证为长征途中最长、最完整的战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