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位于祖国的最西部,地处天山南脉、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山,90%以上为山区,被称之为“万山之州”。
克州歌舞团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唯一的柯尔克孜为主体民族的专业艺术表演团队。多次出访美国、日本、加拿大、阿拉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向国内外展示柯尔克孜族文化艺术。
自1997年起,江西省作为全国最早援疆的八个省份之一,开启了对口支援新疆工作。21年来,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0多亿元,显著地改善了阿克陶县的城乡面貌,极大地提高了受援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为克州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了江西力量。
歌舞团团长地里下提·特来西介绍,参加本次“赣新一家亲 共源中国梦”演出的有汉族、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共47人。借这样一个特别的机会,向广大援疆干部人才及赣鄱人民,真诚的道一声,谢谢,同时促进江西与克州的友好往来,加强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
交流演出节目共分三个篇章,分别是江西·克州是一家、帕米尔·民族情以及携手共创新时代。节目形式有歌舞表演、歌曲联唱、古典舞、原生态表演、柯尔克孜族舞蹈、库姆孜弹奏、诗朗诵、现代舞等既具民族特色又具现代风格的表演。
在克州有一部非常著名的全国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它不仅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演员们当晚进行了原生态表演《英雄玛纳斯》,《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它以诗歌的语言形式讲述了柯尔克孜人为争取自由、实现幸福生活、创建美好家园所展示出的精神和英雄气概,以娓娓动听的故事,将听众引进远古时期柯尔克孜人的生活画卷。
“十岁的时候开始接受舞蹈培训,十四岁正式成为克州歌舞团的一员”,吐尔逊娜依·萨拉马提告诉记者,从小自己就喜欢跳舞,很高兴能站在舞台上为大家带来柯尔克孜族的民俗舞蹈,希望以柯尔克孜的歌舞为纽带,共系赣新两地的情谊。
吐尔逊娜依·萨拉马提现在不仅是歌舞团里舞蹈演员,也是舞蹈编导。为了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演员们早上8点开始就在台上走台、合光。
拜合提亚·马夏与拜坎·斯地克俩人弹奏库姆孜已有20多年。演出前在后台各自调试着自己的乐器,作好调节工作,可以使乐队的音准保持一致。
柯尔克孜族有这样一句谚语说:“伴你生和死的,是一把库姆孜琴”。库姆孜是最能表达柯尔克孜族喜、怒、哀、乐情感的乐器。它已成为柯尔克孜民族的标志。
弹起库姆孜,柯尔克孜人民欢快把歌唱,当晚演出人员用库姆孜弹奏《草原上的旋律》。
演出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演出道具,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献上最好的文艺演出,歌舞团所有的演出道具和服装都是从克州托运而来。
歌舞团的小姑娘出门还随身携带着针线包,有时排练不小心弄破演出服装,都是自己缝补。
红色与白色是柯尔克孜族服装颜色的代表,红色代表热情奔放,白色代表纯洁、质朴。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坎肩。
在化妆采访时,演员们纷纷表达了她们对江西这片红土地的热爱:“我们是10月4日晚上来到江西的,通过短短几天的相处,发现当地群众特别热情,对我们很友好,今晚我们也会拿出最佳的状态回报大家?!?p>
歌舞团里参加演出的演员们最多时一个人要上9个节目,平均40秒就要换好一套服装。
节目多时,来不及跑到化妆间补妆,行李箱就是桌子。凭借一腔热情,歌舞团的演员们在舞台上演绎出对生活的热爱。
经常连着几天参加演出,演出服装来不及熨烫,但是整洁舒展的服装代表他们在为最好的舞台效果努力。演出结束后,在一片繁忙的后台,演员们正在认真地各自整理着自己的服装和道具,还有些褶皱的服装在他们的手下变得服帖和平整。
她们从巍峨峻拔的帕米尔高原走来,是绽在冰山上的一朵艺术奇葩??酥莞栉柰诺难莩霾┑孟殖」壑谡粕笳?。歌舞团团长地里下提·特来西在晚会后告诉记者,“到了这里我感觉很亲切,我把这里当成是我第二故乡。这里的人、这里的风景都让我深爱,希望以后两地都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这既是一场文化交流,也是一种感情回报,感谢赣鄱儿女对克州人民的关切,赣新两地的友谊之花也会越开越红,越开越艳?!?p>
“赣新一家亲,共圆中国梦”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结束后,歌舞团全体演出人员与观众进行合影留念。
克州歌舞团的演员们拖着演出服装和道具从剧场走出,一名柯尔克孜族演员告诉记者:“能够让江西朋友一睹柯尔克孜人民的风采,增进对我们当地文化艺术的了解,这使我们很激动,同时也是我们宝贵的学习机会?!?p>
第二天一早,克州歌舞团一行47人满怀期待奔赴下一站进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