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年间,民间的女子大概也是如同这般,端庄贤惠、温良细腻。陶卫华女士,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祖祖辈辈从事着刺绣艺术,于是她也承担起了传承刺绣的责任,2001年在南昌建立起了她的工作室,为赣绣的发展和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栩栩如生的物象世界在一匹匹丝绸上徐徐展现赣绣的魅力。赣绣的与众不同在于犹如一幅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在众多绣种中显得如此的清新脱俗,叫人过目不忘。
在江西土地上繁衍盛行的赣绣,从一开始就富有赣文化的鲜明特点。陶卫华手中滕王阁刺绣是其学生的作品。“我们这里时?;嵊兴罩莸挠慰屠?,他们说江西赣绣做的漂亮,跟苏绣不一样。他们能从技法和细节上区别开出来,赣绣跟苏绣是不同的。”陶卫华笑着说,能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就是一种成功。
刺绣多采用名家画稿为本?!懊恳淮未绦澹际钦胙运坑?,与原创画家来一场灵魂的对话。”怀揣着这样的态度,陶卫华每次看到或是触摸到布料上那一幅幅刺绣作品时,都能够在内心增添一份温情。
一幅好的赣绣作品,离不开对图样的精妙设计。陶卫华自幼喜好书画,受家庭熏陶,从四五岁时便接触到刺绣,到如今已有30余年了?!坝行┳髌飞踔烈ㄒ荒甓嗍奔洌绻挥卸源绦迳詈竦陌?,很多人坚持不下来?!碧瘴阑担绦迨且桓龊芸菰锏幕疃?,一针一线穿梭其中,既是脑力的比拼,也是体力的坚守。
赣绣的针法细腻,针与针之间,排列非常密集,如果绣布有褶皱,绣好的针会错位,因此上绷很重要。
如今很多刺绣底稿是电脑喷绘而成,但是陶卫华还是喜欢自己用笔勾稿,经过30多年的磨炼,她的笔法流畅自然。
赣绣作品重视细节的表现,特别是处理人物脸部、印章时,都需要劈线。将一根线劈分成若干根,陶卫华正将一根纤细的丝线分成16份,用其中的一根绣印章。
针在她的手中翻飞游走,丝线翩翩起舞,一幅精美的赣绣作品,在丝绸上跃然而出。陶卫华提到,虽然每幅刺绣作品报价都不便宜,很多都在上万元,但是刺绣都是纯手工,工作起来十分辛苦,每天都工作十余小时,她正在绣的这幅作品,已经花了半年的时间。
“传统的技艺要专一,既然选择了,就要用一辈子的心血,一辈子的情怀来从事它,传承好。我是有情结、有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记者平日里只是在布料上见过刺绣的成品,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刺绣制作的过程,像是唤起了一个古老而遥远的记忆。
赣绣传承需要后继有人,工作室常?;峥婵翁?,对有闲暇时间的家庭主妇,或者致力于刺绣的女子进行教学。陶卫华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她已经陆续培养了上千名学生。“一个合格的绣娘至少要通过3年到5年以上的学习,才能学会开始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碧瘴阑担昴ヒ唤?一朝试锋芒。因此,不论是对待一份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一颗笃定而踏实的心。
陶卫华的先生周建华也是从事刺绣这一行,他们夫妇是江右贡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绣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赣绣艺术的新突破。”这是周建华、陶卫华夫妇的心声。
在刚刚过去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陶卫华也参与其中,在现场表演赣绣,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
如今41岁的陶卫华,仍然拥有一双纤细白嫩的双手?!拔颐钦庖恍行枰乇鹱⒁獗Q约旱乃?,我做家务时都需要带手套,平时尽量少拿重物。”陶卫华说每个星期都会用白醋泡手,每天都需要涂抹护手霜。
“这个发髻我是我自己做的,我十分喜欢中式的打扮。”陶卫华每天都会挽着发髻,穿着中式的衣服?!拔颐切∈焙虼┑囊路?,背的书包,都是妈妈做的,很生活情趣的。那时候的女性,她们用双手去创作,去维护家里的和谐、美好?!?p>
平日的闲暇时间,她喜欢弹古琴、习古典舞。陶卫华热爱传统文华?!安还苁谴绦?,还是古琴、古典舞,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都是相通的?!?
“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学刺绣,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碧瘴阑担拇绦迨谴铀耐庾婺?、妈妈那里习的,轮到她这,已经是第三代了,而到了女儿这辈,是第四代。希望通过她的手,让家中的这门绝活得以在指尖上传承着。
“外祖母出生于1908年,她们那代人从小便开始了刺绣。”说起外婆,老人家手把手教她的场景总会浮现眼前。赣绣维系了她们家族的历史跟情感,陶卫华经常将以前的刺绣故事讲给女儿听,希望女儿能真正理解赣绣,不仅是将她作为一门手艺活。中华民族孕育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璀璨文明,她们仍待我们进一步传承跟挖掘。但“传承”不应单单演变成一种口号,也不该仅仅局限于手艺的流水线活,而应让其背后所蕴涵的独特的人文精神真正地被理解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