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2014年06月17日,江西省修水县余塅乡茶山村,大山里的民房大都还是土房。(下图)2018年9月4日,修水县余塅乡统一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上图)2014年06月17日,江西省修水县余塅乡茶山村,时年40岁的村民吴明华,当时记者采访他时候,他正在山上砍柴放羊。当年他家里养了8只黑山羊,四五千元的收入是他和父母三口人一年的全部收入。(下图)2018年9月4日,吴明华位于中心村正在修建的新房。记者了解,因享受移民搬迁政策,他家从山顶的茶山村迁到了山下的中心村。现在的吴明华有了山下的房子,养殖规模也比当年有所扩大,今年他养了20只黑山羊,还种上了经济作物,闲时在乡里打小工。
(上图)2014年06月17日,江西省修水县余塅乡小坪村,时年60岁的吴秀平,住在简陋的泥瓦房里,靠着种地养蜂,一年只有四五千的收入。(下图)2018年9月4日,吴秀平住在刚刚翻新过的房子里。记者了解,村里今年补贴一万多元,用于给他翻新房屋,当年的土房已经变成了水泥房,吴秀平通过扶贫政策,种田养牛养蜂。除了自家的田,还租种了村里外出打工村民的荒地。家里配上了各种电器,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上图)2014年06月17日,江西省修水县余塅乡茶山村,时年54岁的吴献初,因为自己家住在大山里,为了谋生借了同村的房子在村口开小店。(下图)2018年9月4日,吴献初有了移民搬迁后修的新房,在自家的房屋里继续着小卖部。除了开小卖部外,村里还给他提供了公益性的岗位,每个月有近千元的收入。图为余塅乡的干部前来了解吴献初的生活情况。
近年来,修水当地实行整体移民搬迁扶贫政策,茶山村为首批搬迁的村落。记者了解,全村112户446人已经陆续搬出大山,其中64户236人搬迁到了县城的良瑞家园小区,27户107人搬迁到了余塅乡里的移民小区等地,通过产业、就业等政策扶贫,村民在各安置点的生活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2017年,村民吴建修一家选择了乡里的移民小区搬迁,从山上的土危房换到了山下的安置小区。
已经陆续搬迁完成的茶山村,隐藏在大山之中,如今只剩下一两栋还未被拆除的旧屋。
移民搬迁前,吴建修住在山上的土危房里。作为茶山村最后的搬迁户之一,吴建修茶山村的房屋还没有来得及被拆除。为了带记者看看他之前的家,他骑着摩托车走了20多分钟的山路。
他告诉记者,搬迁前他全家依靠在山区务农,每年的收入不足万元。住在大山里不仅无法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孙女念书,家人就医都十分不便。儿子在外打工娶回的媳妇,看到了当时的环境,2010年在孙女出生不久后就离开。
吴建修一家作为精准扶贫户,在山下的移民小区里,吴建修一家享受了政策补贴的新房。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支持。
吴建修的老婆在新房的厨房里忙碌,山里的土灶变成了崭新的煤气灶,家里也装上了油烟机,用上了自来水。
搬入新家后,吴建修的儿子也重新外出务工,孙女在乡里的小学就读。“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就盼着儿子能早日重组家庭?!蔽饨ㄐ薷嫠呒钦摺?p>
村民从大山搬离后,当地大力推进产业、就业等政策扶贫,改变村民的生活面貌?;示兆魑钡氐奶厣?,当地通过合作社、扶贫车间等形式,把村民纳入皇菊种植产业。
作为从茶山村搬入县城安居点的年轻小伙樊启龙,搬迁也让他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他告诉记者,搬迁前,他常年在深圳打工,一年只有两三万元的收入。2014年他全家从茶山村迁入县城的良瑞家园,当年年底,他和几个一起移民进城的村民在移民小区合股经营起了餐馆。“每年3万的分红,加上每个月三千多在餐馆工作的工资,自己一年有了六万多的收入。现在女儿在县城的小学已经读了一年级,一起进城的父母在县城找到了活干?!弊叱龃笊剑踩媚昵崛擞辛烁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