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则巴柯,家乡在新疆墨玉县的农村,和很多从新疆来内地的谋生的青年一样,十年前他来到南昌,从摆烧烤摊开始了自己的谋生之路?!案绽茨喜?,我和妻子都汉语都说不出几句。那时在我们在中山路上摆摊卖烤羊肉,租住在易家巷附近?!?
“刚来的两年,我们的生活很艰难,生意不好做,曾经动过回新疆的念头?!比缭蚋嫠呒钦?,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南昌好人。来南昌不久后,他的大女儿祖合朗出生,那时候如则和妻子整天忙碌,邻居们就帮助他照顾女儿。
在南昌出生长大的姐姐祖合朗和妹妹孜巴努,在易家巷附件的小学就读,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祖合朗是巷子里的第一个新疆孩子,因为长得漂亮,小区里的阿姨们就给她取了个汉族名字叫阿丽。邻居万奶奶告诉记者,小巷里的邻居都非常喜欢如则的两个女儿?!澳鞘焙蛉缭蚍蚱廾ψ怕艨狙蛉獯?,我们大家就一起帮他照顾两个女儿。
“奶奶,回新疆我就给你带漂亮的新疆服装?!薄鞍⒗?,你就像我的亲孙女一样?!倍酝蚰棠汤此担醋虐⒗龅某ご?,就如同自己家的亲孩子一样亲近。
放学后,祖合朗、孜巴努姐妹和邻居的孩子一起写作业。如则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年条件好了,他们本应该可以租到更好的房子。但一直舍不得离开易家巷的原因,就是因为与这里邻里的和睦关系。
摆摊了两三年后,因为城市建设等原因,摆摊各种受限,如则还打了一段时间“游击”?!澳鞘焙?,我们南昌朋友们告诉我,如果我想在当地扎根下来,有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店面。”来南昌3年后,如则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面,生活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如则的每家店里,都挂着56个民族一家人的字样,“我的餐厅就是民族团结的宣传窗口。”
“我的羊肉,都是从内蒙运到南昌,每天现宰,一车羊十天就能用完。”随着慢慢积累,来南昌的十年的如则如今在南昌市开了6家店,5家烤肉店1家烤馕店,生意也做到南昌的多个地方。
现在的如则,每天都开着车,往返与分布在南昌各地的店里,打理各个门店的生意。
虽然当了老板,但是烤起馕来,如则依然动作麻利。
每天,如则和员工都要烤几百个馕,“这些馕价格便宜,味道正宗,很快就能卖掉。”
切肉,串肉,烤肉,如则也一样不含糊,带着自己的员工一起干。如则告诉记者,目前他带动了有20多个来自老家村里的亲戚邻居来到南昌就业?!八敲扛鲈碌墓ぷ识荚谌那б陨?,这里赚钱没有家乡那么辛苦?!?p>
来自新疆的家乡人,多数汉语说的不好,如则就经常组织大家学习一些简单交流的汉语。如则要求他们看到客人要礼貌微笑,要问“你好。”今年4月,当如则在南昌的朋友那里得知,南昌新建一所乡村小学刚刚建了新校舍,但是农村学校没有配备统一的校服,如则就有了捐赠校服的念头。“之前帮助过我的人,条件都比我好,所以我就想帮助更需要帮人的人?!奔赴偬仔7说侥喜缭蚓痛旁惫ひ黄鸢嵘铣邓屯绱逍⊙?。
“带着家人和孩子们一起去帮助别人,我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更好的和汉族朋友接触,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做好人好事的习惯。”
除了校服,如则还买了很多文具、书包送到学校,总计花了差不多十万元。
十年时间,一个新疆青年,完成了从一个街头摊贩到餐饮店老板的蜕变。在如则看来,餐厅不仅是事业的开拓地,更是民族团结的小窗口,对于在南昌的未来,他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