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信息茶楼的官方网站_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同城200带吹电话,100元附近约会

<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60岁的嵇惠珍和她丈夫从二十多岁开始做米糖这个活技,不知不觉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她制米糖的手艺是从她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如今,她儿子嵇志斌继续传承这门手艺。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2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接近年关,嵇大娘的丈夫负责在外售卖米糖,而她和儿子负责在家里做米糖。米糖吃着香甜,可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需要近一天的时间。嵇大娘每天晚上将糯米浸一夜,第二天早上将水中浸泡过的糯米捞起沥干,放置大铁锅内的木甑中,大火蒸至糯米无硬心。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3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随后,便要将麦芽捣碎,清水熟米拌匀。麦芽和糯米都是嵇大娘家自产的。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4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入缸发酵。将蒸好的糯米与切碎的麦芽一同倒入大瓮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盖严瓮口。经过六小时以上的发醇便可以出缸,将糯米麦芽捞出沥汁。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5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用土制的榨汁机进行渣液分离,榨出的汁液就是麦芽糖液。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6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榨出的汁液经过柴火大灶铁锅熬制,便可浓缩成一定浓度的麦芽糖。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7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熬糖是个技术活,火太大容易黏底,产生糊焦味,影响口感及颜色。熬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捞出浮在表面的杂质,这样一个小细节做出来的米糖干净,外观及口感俱佳。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8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将熬制好的糖倒入桶内。等待糖液冷却,便可以手工拉糖、分段剪断、成品包装。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9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由于嵇大娘腰不好,她儿子嵇志斌就将拉糖的活儿揽下。“我手里拉着的是还没有灌心的生糖,可别小看了这反复的拉长翻丝,这糖好不好吃就看这几下功夫嘞!”伴随着乐呵呵的笑声,嵇志斌再一次将生糖舀到木钩上,同时两手在两根小木棒上一刻不停地上下翻拉,一抖一转一拉,既有刚劲,又有柔力,刚柔相济,运用自如。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0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随着一声“好喽”吆喝,白花花的糖团下了钩落到备好的一张方桌子上。嵇志斌像擀面做陶瓷坯似的和着糖团,不时的捶打、按压、拿捏,渐渐地,一个圆型毛坯出现了。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1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嵇大娘将早已搅伴好的芝麻豆末之类的芯料倒进毛坯大口。嵇志斌随后像包饺子一样慢慢旋转着糖团封口。“用家乡土话来说,这叫‘打斗’、‘罐料’,城里姑娘,你们没见过吧?”嵇大娘发出哈哈的爽朗笑声。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2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嵇大娘和儿子分工,一人铺着米花,一人将糖团封口。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3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随着最后毛坯口的封闭,嵇志斌撮下坯头,紧接着一条长长的软糯香甜、冒着热气的灌米糖如月光般倾泻而下。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4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嵇大娘拿起一把大剪刀手起剪落,熟练的剪下灌心糖,一节节传统手工制作的米糖躺进了铺着米花的圆簸箕中。一根米糖大约15厘米长,厚厚的糖衣裹着花生芝麻,咬上一口唇齿留香。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5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从发麦芽、蒸糯米、熬糖、炒馅料,到灌芯、拉糖、剪糖、分装,从早忙到晚。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一天只能做4斤麦芽、60斤糯米,出成品米糖42斤。如果是一天一夜,可以做120斤糖。提及米糖的秘方,嵇大娘笑着说:“秘方就是原料正宗,用心地尊重每一个制作步骤?!?p>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6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嵇坊村家家户户都是做米糖的,邻居也时?;崂窗锇锩?,唠唠家常。由于气候原因,米糖作坊一年只能工作60天左右。在这60天里,嵇大娘她们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这样的艰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下来的。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7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以前米糖只在区镇(乡)的集市上售卖,也卖不了多少,大多数还是自己吃。现在很多人都不做了,可大家对这个年味却越来越喜欢。而且,现在互联网发展快速,我们的米糖还被一些电商收购,卖到全国各地去,1公斤米糖在年关时能卖到30元的好价钱嘞?!憋竽锵沧套痰乃档?。

  • 三代传承做米糖 舌尖上的年味浓
    18 / 18 作者:邓丹   编辑:林朝晖 2019-01-10 09:35:52

    时光流进腊月,浓浓的年味中,一种记忆在米糖的甜蜜里被唤醒。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米糖是孩子们最好的零食。虽然随着物质的丰富,它已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对不少人而言,那小小的一块糖,裹着麦香的味道,含着童年的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