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信息茶楼的官方网站_附近学生约100三小时,同城200带吹电话,100元附近约会

<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12号那天得到消息就开始筹备,13号待命休整,14号凌晨正式接到通知后乘飞机前往成都,在成都转乘大巴进入灾区,途中遇上余震导致道路瘫痪,只好携带液压剪等简易装备继续前往目的地,徒步一天一夜,15号下午抵达映秀镇后立即展开搜救。”李海平说起当时的情况,忍不住叹了一声,“我已经不想再去回忆了!”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2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映秀镇所处震中位置,道路损坏严重,战士们只能带着铁锹、撬棍、绳索等简单工具徒步赶往灾区救援。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3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当天得到一位幸存者的消息,与战友们前往现场后看到一栋五层楼宿舍基本已经坍塌,因缺少大型装备,只能离被困灾民7、8米的地方开通救援通道。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4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救援期间发生了三次大的余震,每次余震后又得重新清理,加固通道,光是打通这条通道就花费了半天时间。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5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在队友们不懈努力的营救下,这位被困102小时的幸存者成功获救,创造了一个营救和生命的奇迹。后来得知她叫陈晏,在那场地震中失去了一条手臂。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6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在南昌服役了20年的消防老兵李海平,立过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大大小小的嘉奖荣誉十余项。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7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2016年,李海平作为退伍消防老兵凭借过硬的消防业务技能返聘为政府专职消防员,负责带队训练及日常管理工作,“又干回‘老本行’了,可以继续为消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p>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8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在这里,李海平又拥有了一个让他奋不顾身的归宿。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9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2008年5月13日上午,医院派出了第一批医疗队伍赶赴地震重灾区青川县参与救援,并随车携带了灾区急需的药品器械?!奔幢阋压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陈世彪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当时“短短1天时间,就有超过800名医护人员‘请战’?!?p>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0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抵达青川县关庄镇后,在一片土豆地里支起了帐篷,断水断电断通信,头两天晚上只能拿着手电筒照明来为伤者进行手术?!背率辣胨担谝搅贫永锼锹樽硪绞婊锓?,找当地老乡借了口铁锅,自创的煮方便面深受大伙喜欢。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1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一天晚上,一位患者呼吸困难,在帐篷里,我们连夜为他进行了血气胸引流手术?!背率辣敫嫠呒钦?,除了从废墟中救助的伤者,当时5000多位灾民集中在镇政府周围,这支18人的医疗队负责医疗保障,帐篷里的手术灯基本都亮着。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2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当记者问到,这段救援经历给自己带来了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陈世彪想了想,“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我看来那只是一次特殊的救援,面对这样的灾难,作为医生我只是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如果说影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灾区的小朋友,在为他进行麻醉时,他笑着说‘叔叔,来吧,我不怕’,他的坚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后来他也与我们医护人员成为了好朋友,大家喜欢叫他‘小黑皮’?!?p>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3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陈世彪现所在科室一天将近有300台麻醉,他说:“麻醉医师必须在术前、术中、术后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降低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促进患者恢复。”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4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十年前去灾区做志愿者的时候才31岁,一晃十年过去,我本职是一名医生,那时候听到消息什么也没想,就买了一张到成都的火车票,到了现场才发现,自己只能去送水、搭帐篷做些简单的事情?!敝芗斡罡嫠呒钦撸蹦甑木写チ级?,回来以后就到全球各地学习应急救援知识,并考取了相关职业资格,每到5月他都会再去一趟当年的那些地方。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5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在5·12那次经历后,周嘉宇作为发起人,正式成立了雄鹰救援队,这是一支江西本土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这支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际救援,已经形成了一个建立在风险处理及预防基础上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涵盖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灾害预防、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灾后恢复和减灾等各个领域的专业化人道救援机构。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6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汶川发生地震后,不少媒体人主动请缨奔赴灾区一线开展全方位报道,他们发回的报道为老百姓及时了解灾情、获取抗震救灾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案盏奖贝ㄏ氐那凹柑?,还没有完全恢复通讯,采访完就在路边拦车到60公里以外的绵阳写稿发稿,把灾区一手的信息传达给后方。”担任一线采访任务的记者王?;?,在前线报道的时候,什么问题都可能遇到,首先交通不畅,堵在路上的时间不可预知,而且为了到达目的地,我们不得不更换多种交通工具,采访计划也在不断更改,“一天夜晚,灾区下起了暴雨,一块巨石从山上滚落下来,正好砸在离帐篷几米的地方?!被匾淦鸬笔钡那榭觯踅;匀恍挠杏嗉?。 前不久,王?;俅卫吹搅吮贝?,来到了当时救援的地点。原来的废墟已经是崭新的楼房,场景虽然变了,但当时的经历却永远铭刻在了他的心里。

  • 回首汶川十年:后来的我们 砥砺前行
    17 / 17 作者:邱业成   编辑:林朝晖 2018-05-11 17:25:46

    回首十年,我们并不是沉湎于伤痛,回顾是为了铭记,铭记是为了展望,10年后的我们,拥有了更多勇气,砥砺前行。(本稿部分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