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十里画廊 灯光璀璨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竹木资源丰富,民间从事竹编行业的篾匠一度不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人群越来越少,且大多只是编织土垫、箩筐、簸箕、花篮等常用竹编用品,谈不上什么竹编艺术创作。但近些年来,该县一位叫黄佑明的老农,却成功转型,利用篾丝从事竹编艺术创作,并获得成功,被评为“抚州市首届民间工艺大师”。
黄佑明,现年68岁,系金溪县左坊镇后车村人,受父亲影响,12岁时便边读书边随父亲学做篾。1975年高中毕业后继续跟父亲学手艺。后来结婚成了家,也一直以做篾为生。2017年开始搞竹编技艺创新,利用竹编技艺编织各类题材的书画名作,正式走上竹编艺术创作道路,作品有《毛泽东诗词·长征》《八骏图》《八仙过海》《最后的晚餐》《毛泽东肖像》《习仲勋在保卫延安动员大会上》《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这些作品里最有难度和代表性的是《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其中《清明上河图》长16米、宽0.85米,《千里江山图》长17.2米、宽0.80米,两者创作花时均超过两年半,均用去一万八千多根篾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9月,他被抚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抚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抚州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23年12月,他被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评定为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视觉江西 李山冕 摄
0 0 13422
'未登录'